近年来,宜章县深入践行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,秉持“人民调解人民调”理念,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矛盾纠纷化解工作。在县好人协会建立人民调解委员会,充分发挥全县近5万名“好人”志愿者的人格魅力和“就在群众身边”的身份优势,调处各类“身边的矛盾纠纷”4400余起,构建起了“身边人化解身边事”的“群众共治”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格局,将大量矛盾纠纷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,把多元化解从“不出乡”、“不出村”深化为“不出组”,甚至是“不出家门”。
一、推动社会组织参与,纠纷化解的“主角”由依靠“政府主导”变为走向“社会共治”。宜章县好人协会自2016年12月底成立,组建有企业分会31个、乡镇分会19个,设立村级(社区)好人工作站266个,会员人数4.5万余人,遍及全县各村、社区、组和机关单位。为进一步扩大“好人”服务社会的工作面,深入推进人民调解工作向基层延伸,宜章县将社会组织融入到社会基层治理体系,在县好人协会成立“民事纠纷调解事务部”和矛盾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,推动矛盾纠纷化解走向“更基层”,在群众身边就能够为群众化解好矛盾纠纷。协会章程明确将“宣传政策法规,收集群众意见,受理和调处群众纠纷”列为会员义务,号召志愿者既要“扶贫济困”,还要为群众“解纷济难”,发挥“好人”志愿者作为一名“特殊群众”,其实就是其他群众“身边人”的人熟地熟优势,零距离获知信息、倾听诉求,第一时间到矛盾双方的家里进行调处。在志愿者参与纠纷调处的6年多里,志愿者受理的日常的纠纷,大多只需要半天时间,就能“息事宁人”。如遇到复杂纠纷,则上报村(社区)调委会或者乡镇好人分会直至县协会,由县、镇吹响“集结号”,专门组织有经验懂法律善调解的“好人”志愿者,走进群众中间,到村到组到居民家里化解矛盾。与此同时,随着“好人”参与纠纷调处的“名声在外”,越来越多的群众直接到县协会、乡镇分会“找上门”来,县协会、乡镇分会建立了分流委托办理制度,一般先委托当事人所在村组的“好人”志愿者介入调处,如是复杂纠纷,则由县协会、乡镇分会直接吹响“集结号”,组织力量调处。通过自我组织、规范运行,遍布全县的“好人”志愿者积极共治共享社会和谐,“身边人化解身边事”,成为宜章平安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,也使“枫桥经验”在宜章得到了新的发展,一般的矛盾纠纷从“不出村”,走向“不出组”、“不出家门”。
二、提升社会治理效能,纠纷化解的“机制”由各方“单打独斗”变为多方“社会联动”。一方面,协会联动化解矛盾的能力越来越强。协会经常性的组织热心调解的“好人”志愿者学习业务、交流心得,每年都举办培训学习3次以上,使得一大批“好人”志愿者成长为了调解能手,成为了镇、村化解群众矛盾的得力助手。县好人协会矛盾纠纷调委会还在实践中总结出“换位—理法—交心—互让”8字亲民调解路径,运用情感沟通法、利益平衡法、背靠背调解法、联动调解法等“九步调解法”提升调解效能,基本上做到小纠纷当天办结,一般纠纷7天办结,中纠纷15天办结,大纠纷30天办结。协会调解员、义务维权18年的邝允雄,在调解中就练就了一身“真功夫”,他经常骑着一辆摩托车走村串巷上门调解,多次采用“背靠背调解法”化解纠纷,曾被评为“全国最美消费维权人物”。2019年曾经有一起两姐弟的父母遗产继承纠纷,亲友、律师介入3年也未达成一致意见,邝允雄获悉后,组织镇、村两级“好人”10多次深入他们家中调解,20多天便定分止争。另一方面,协会与责任部门的工作联动越来越紧密。在县司法局协调下,好人协会调委会与县乡矛调中心、信访局、人社局、民政局、妇联、各公安派出所等多元化解重点责任单位建立了联动机制。从来源看,凡信访事项涉及民商事纠纷的以及群众通过郴州“百姓解忧站”APP提出的纠纷诉求,很大一部分移送协会调委会进行调解,并在调解中邀请律师、司法所工作人员做好法治引导和底线把控,一起合力攻坚、系统化解。2021年,协会受理一起村组间因山林权属纠纷致人重伤,一方不愿理赔,而另一方当事人不断信访的纠纷案件,县好人协会五岭分会会长、人民调解员欧多炎第一时间上门,经过25天的现场调查、依法取证、分步调解,最终达成“理赔调解协议”,将信访案件就地化解,充分凸显了社会力量保障社会治理提质增效的作用。另外,从类型看,家庭婚恋纠纷在协会调处中占有很大分量,6年来协会共调解家庭婚恋纠纷2000余件,其中会同信访、民政、妇联等部门化解来自信访、“百姓解忧站”线上渠道的“老大难”家事纠纷就有82起,极大地缓解了各级各部门的工作压力,挽回了无数家庭的和谐和美,推动了基层治理的现代化进程。
三、拓展依法治理路径,纠纷化解的“着力点”由看重“事后调解”变为注重“事前预防”。“好人”志愿者就在群众之中,推动社会力量参与矛盾纠纷调解,不仅仅能够依靠群众就地化解群众矛盾,还能够鼓励“好人”志愿者在日常生活中,将矛盾纠纷化解与法治宣传教育紧密结合,在群众的“家门口”零距离宣传法治理念和法律常识,更好的贯彻“预防为主,调防结合”的工作方针。为此,宜章县积极探索志愿者“普法+纠纷调处”方式,大力发展“好人”志愿者成为“法律明白人”500余名、“学法守法示范户”300余户,成为群众身边“不走的法治宣传员”,带动引导身边群众养成“办事依法、遇事找法、解决问题用法、化解矛盾靠法”的良好习惯。同时,鼓励“好人”志愿者在调解中普法、于普法中调解,用身边人、身边事生动直观地以案说法、以案释理,努力做到“调解一案、教育一片、稳定一方”的良好社会效果。2023年以来,全县“好人”志愿者在定期走访帮扶对象、组织开展公益活动、处理村组集体事务、日常调处村民纠纷等活动中,为群众宣传普及法律知识,及时掌握群众的生活和思想动态,累计调解各类矛盾纠纷230余起,其中邻里纠纷188起,上万群众通过协会的普法宣传受到教益。